今年的国产剧最高分,出现了。
《山花烂漫时》,豆瓣 9.0.
上一部上 9 分的国产剧,已经是去年的了 (《漫长的季节》) 。
这部剧能拿高分,鱼叔很意外。
人物原型和剧情,大家都很熟悉。
它改编自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的真人真事。
而去年,一部同原型电影《我本是高山》刚上映就被骂上热搜。
「扭曲事实」「魔改张桂梅」的质疑声铺天盖地。
评论区差评如潮,一度被观众呼吁抵制,到现在豆瓣条目还未开分。
当时鱼叔写了一篇文章梳理骂战。
评论里就有不少鱼友觉得:
以内娱的创作水平来讲,再一流的素材也白搭。
拍差了正常,拍好才算稀奇,还是看纪录片吧。
起初,鱼叔也觉得这部剧口碑不会太好。
但如今一看评论区,清一色五星好评。
「影版丢的脸,在剧版挽回了」
我也被狠狠打脸了。
难道这回真出了件稀罕事?
咱们赶紧来审判一下——
《山花烂漫时》
先说结论吧。
高分实至名归,确实是难得一部良心国产剧。
好在哪呢?
最起码的一点,电影被骂的那些问题,剧版都没有。
其实二者的剧情大致相似。
故事重点都放在了张桂梅从创校,到送走第一届学生这段故事。
但观感,完全不是一个级别。
剧版看起来太舒爽了,因为它尊重现实。
最基本的,对山区的呈现是真实的。
你瞅瞅这土砖垒的猪圈、漏雨的木房、走不完的田埂、雨天不小心就会滑落的陡坡 ......
环境真,人物也真。
剧里扭正了电影里相当违和的「酗酒母亲」设定。
遵从现实,改为父亲。
学生们也不再是不想学习,夜里跑去网吧、夜市、美甲店。
而是学校初建,设施不全路难走,晚上更是黑布隆冬。
想起夜上厕所,都要老师拿着手电筒去隔壁学校借用。
当然,最重要的还是张桂梅(宋佳 饰)这一人物角色的刻画。
没有魔改窄化、没有抹去她的信仰、甚至没有避讳她身上的争议。
全面立体地塑造出了真实、生动、有趣、鲜活的张桂梅。
有血有肉,而不是一个神坛上的假人。
比如,虽然她命途多舛,要做的事也是登天般艰难。
但她实在不是一个苦哈哈的人。
一个能在无数绝境中逆风站起身来的人,必然有着不一般的坚韧、乐观、甚至是化解苦难的幽默。
现实中的张桂梅也会因为路远骂脏话,与老师同学斗嘴讲笑话。
还有多方「化缘」练出来的口才,以及跟各位领导要钱要人的小妙招。
现实中生死踏过,成就了她绝不沉底的精神力。
剧中的张桂梅正是如此。
创校过程中,她十分精通 「向上管理」之道。
鱼叔最爱看她跟领导们斗智斗勇的对手戏,欢乐值拉满。
像是学校新建,地方偏条件差 ,老师都招不到。
张桂梅干脆把教育局周局长(聂远 饰)「忽悠」到招聘现场坐着当吉祥物。
谁来问就赶紧介绍:
「我们是局长亲自坐镇支持的学校」
别说,还真有成效,来问的人渐渐多了。
只要符合条件,当场就让人签意向书,下手稳准狠。
「- 先逮着一个算一个。
不多久,张桂梅招人就已神乎其技。
条件摆明,灵活话术润色。
什么激将法、夸人法、画饼法、人拉人法。
这「忽悠」功力,直接给一边儿局长看愣了,差点忘了自己也是被忽悠来的。
「小伙子,我们女高不招男老师(话是这么说),但你如果真心想来,你将是我们华坪女高历史上,第一位男将!」
另一边,拉投资也是妙招频出。
知道企业方不愿拔毛,明明许下捐款却迟迟不予兑现。
张桂梅抓住对方看重利益但更看重声誉的心理,直接拿着锦旗上门催款。
高帽戴了,钱也催了,又多拉一波赞助。
手法诙谐却也实打实地让观众意识到,成大事者绝不仅有精神力。
更有智有谋有魄力,和无数细小的方法论。
当然,剧版也不仅仅是把影版扭曲的人物和内核掰了回来。
还大大提升了观赏性和趣味性。
这部剧的画风意外地并不沉重。
不喊苦也不卖惨,反而松弛、明丽、生机勃勃。
甚至,处处笑点。
而且,还换了一套更「好看」的剧本逻辑:
不讴歌人物,只踏实讲故事。
不沉醉于流水化的人物传记,而是着重描摹张桂梅的「创业史」。
说白了,就是将「建女高」当成升级打怪的事业线。
拉观众一起沉浸故事,一步步把学校建起来。
很多人知道张桂梅的事迹,只觉得她建学校功德无量。
托举山区女孩走出大山改变命运,称得上伟大。
但她具体克服了怎样的困难,大家都模模糊糊。
这部剧具象化了这个过程,观众便跟着一起难哭了,也燃哭了。
建校第一步,是盖楼。
起初,要地要钱都没有,只有一个 五十多岁满身病的初中老师的一腔热血。
命运的转折,就是那次党代会。
张桂梅拿县里给的服装费给学生买了电脑,自己穿着破裤子参会,被一位女记者注意到,给了独家报道。
建女高的事才得到上级重视,拿到了两百万拨款。
钱有了,地又是个事儿。
上级指示给到,基层落实起来又是推阻不断,困难重重。
张桂梅几乎是自己跑地找地,只有好友方琼相帮。
再就是动工、施工、监工、完工,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人。
个中摩擦质疑都略过,建完楼下一步是招老师。
前文也提到了,张桂梅招人技巧拉满的背后,是招人太难的问题。
有的老师刚到校门口,就已经掉头就跑了。
即便勉强招满了,更难的还在后头——招生。
也就是这个环节,大家才能意识到,不是一亮出「免费读书」四个大字一切就迎刃而解了。
从以耕种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大山里捞女孩,等于跟扎根千百年的宗法观念做对抗。
「看似是一个读书的小事,其实牵扯到农村生态的方方面面。你说你把女孩弄去读书,那连带着一村女孩都想去读书,这女孩都出去了男的怎么娶老婆,彩礼送不出去这姑娘家的地就没钱养,没地就没生计,人就没钱活下去。」
所以,有的女孩才十四岁。
就为了三万块彩礼主动出嫁,觉得趁年轻还能「换个」好价钱。
所有人包括她们自己都觉得,女孩不读书没什么问题。
家里兄弟在读就够了,以后就指望他出人头地。
也有愿意主动入学的,却是冲着补贴的生活费来的。
家里人生病买药,去学校赚钱反而成了最快的。
把这样一群女孩千方百计带到学校,后续问题也是多如牛毛。
宏观到如何教学、是否分班、纪律树立,细化到性别意识重塑、生理知识普及,全部从零起步。
这些还都是理念上的。
现实中,借用邻校食堂去晚了吃不上饭、借用厕所也要排队、同时还要被排挤。
哪怕一切都慢慢上了正轨,钱又没了。
为了拉投资,不喝酒的张桂梅也要参与酒局被灌酒。
钱还没到位,学校又欠费停电了、老师不干了、学生离校了、校长位置不让干了。
女高几度要办不下去。
这部剧只有 23 集,集集都在处理现实难题。
难题密密麻麻,一个克服了永远还有下一个,无心做面子工程。
你会逐渐感受到,女高的建成堪称神迹。
就像剧中开学当天下暴雨,老师们和政府人员一起进山接学生。
弹幕飘来的那句:
「演得都这么难,现实要难成什么样」
但也正因如此,不必再刻意歌颂。
张桂梅的坚韧、老师们的坚守、政府各方的扶持、孩子们的争气、甚至是陌生人的一点点善意,都在一片乱流出显出别样的珍贵。
人很难不被感动,被震撼。
在欢笑中流泪,在眼泪里欣喜于剧集品质。
当然若要细究,这部剧的高分自然离不开原型人物的加持。
它也确实不够完美,部分剧情难免有主旋律煽情化的设计处理。
而且太好哭了,看起来非常废纸。
但鱼叔依然推荐大家去看。
除了「好看」之外,私以为这部剧意外填补了国产影视剧里青春励志优秀作品的空白。
燃的不止有办校,学习更燃,看完当场想做题(开玩笑)。
其实,日本的《垫底辣妹》《龙樱》,美国的《风雨哈佛路》甚至是《律政俏佳人》,都是这一类青春励志作品。
反丧反绝望,未来触手可及。
但碍于经济基础和选拔体制的不同,我一直觉得国内不太能拍得出相似的作品。
因为咱们这太苦了,苦到很难单纯励志。
盖不住这一切之上笼罩着的那层无言悲哀,和阶级跃升幻梦破碎的绝望。
纪录片《高三》
但这部剧却神奇地做到了。
因为不管在剧中还是现实里,华坪女高都是一个极致的例子。
什么阶级跃升出人头地,什么教育方法是否科学,都太远了。
华坪女高的女孩子们,每个人都是绝对贫困围筑性别困境,退后一步就葬送一生的例子。
当很多人觉得吃苦读书已经十分煎熬时,有苦可吃对于她们已经算得上幸运。
没有退路,便爆发出一股一往无前的战斗力。
就像剧中的女孩谷雨(兰西雅 饰),经历了入学退学与社会打磨,她前所未有的感受到,踏着书桌走出大山,是唯一一条自救之路。
为了重回学校,她在校门口住塑料棚、在走廊上听课也要坚持学习。
也因为谷雨的带动,女孩子们互助同进。
比着学,疯狂学,往死里学。
场面高燃,我觉着直接叫《热血女高》都行。
与此同时又视彼此为逃命的伙伴。
各种相处也迸发出催人泪下细腻的女性情谊。
这一切之外,还随之勾连了对此类高压学习方式的反思。
以及对升学率评判标准、分班制度、教育体制等问题的再审视。
与现实中外界对张桂梅的诸多质疑形成呼应。
细节丰富面向多样,会让人慢慢忽略这是某个人的颂歌。
而是一群人、一代人、一整个社会视角下的故事。
最终被「以一灯传诸灯,终至诸灯皆明」的理想主义光辉温暖。
正如它的片名所暗含的境界那样。
当女孩们飞离大山,散作山花烂漫。
有人桃李满天,却只在丛中微笑,不发一言。
全文完。